[釘科技訊]雙十一剁手之后,接下來就是等包裹到家了。一天數億包裹,除了讓快遞公司大賺一筆之外,也著實給快遞行業(yè)帶來了不小的麻煩。不過,雙十一經歷“8年抗戰(zhàn)”后,終于有了根本性改變。
據釘科技(公號:dingkeji2015)獲悉,繼去年雙11物流基本告別爆倉后,菜鳥網絡把雙11物流服務再往前推進了一大步:今年,有一部分人已經以當日達和次日達的速度,搶先收到雙11包裹,第一時間享受拆拆拆的喜悅。這個由菜鳥聯(lián)盟智能倉配網絡打造的狂拆節(jié),已經成為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(jié)當中的一個新節(jié)日。
8年的物流拼搏之路
雙11走過8個年頭,交易額逐年高歌猛進,僅天貓雙十一今年定格在1207億元,也見證了中國快遞業(yè)的增長奇跡。當然,物流體系的演進也在進行中:從2013年的雙11開始的三年,攬收1億個包裹的時間已經從2天縮短到16個小時,簽收1億個包裹從9天縮短到不足4天。
據悉,菜鳥聯(lián)盟搭建起一張全國最大的開放性倉配網絡,今年的雙11,有一部分物流訂單的時效又有了快速提升,首個簽收訂單就是在菜鳥聯(lián)盟體系下產生。
通過大數據預測,菜鳥提前引導商家在全國多地分倉布貨。0點訂單下發(fā)后,倉內用6分多鐘就完成了包裝出庫,交接給了菜鳥聯(lián)盟成員EMS來快速配送。僅花了13分鐘,一部“美的”榨汁機就送到了消費者手上。
截至11月12日下午6點,已經有270個城市的買家已經簽收包裹,享受到了當日達和次日達服務。
另外,作為平臺,菜鳥物流在技術上不斷提升,大數據算法和智能設備的運用也在為菜鳥聯(lián)盟持續(xù)提速。在大數據預測和智能分倉上更加精準,幫助倉間調撥更加合理,對爆款商品,事先下沉到離消費者更近的倉庫里。在廣東、天津、浙江等地的智能倉庫,全自動化流水線、AGV機器人、緩存和分揀等機器人都在為雙11訂單服務,智能物流已經逐漸落地,為最后一公里配送爭取到了更多時間。
- QQ:611495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