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阿里巴巴以違背平臺不得售假約定、侵犯平臺商譽為由起訴湖北籍男子淘寶店主劉某,并索賠140萬元人民幣。在之前張勇對USTR惡名市場進行回應時曾表示,過去一年,阿里送了超過800個制假售假者進監(jiān)獄,但進行起訴并追討賠償還屬首次。
半個多月前,阿里再度被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(USTR)列入惡名市場名單,這是阿里自2011年后又一次進入該名單,而在此之前不久,美國服裝和鞋履協(xié)會(AAFA)就在呼吁USTR重新將淘寶列入到該名單之中。
去年4月,在阿里剛宣布加入國際反假聯(lián)盟(IACC)不久,IACC組織中的眾多其他成員就站出來反對阿里的會員資格,最終IACC迫于壓力降阿里除名。這兩年阿里自認為在打擊假貨上做了很多努力,但卻在16年接連遭到兩大國際組織的否定打擊,這讓阿里感到心寒并失望。
對于USTR的決定,阿里CEO張勇表示,消滅假貨,不是一天兩天能夠見效,也絕不是一年兩年能夠成功,阿里過去的努力,從來都不是為了哪個名單而出發(fā)的,未來的打假,也不會因為哪個名單而停止。
之前很多人都覺得阿里打假只是口頭上說說,所謂的阿里有近2000名員工全職負責打假,另有超過5000名社會志愿者參與打假,每年在打假上的花費近10億元,截至2016年4月,阿里在全國范圍內共分析挖掘出活躍可疑售假團伙3518個,給工商部門執(zhí)法提供了線索,另外阿里已和包括蘋果、Burberry、LV、Cartier、Nike等在內的逾1.8萬個國際品牌開展打假合作等說辭,這些大家都看不到,所以就連一些圍觀群眾都對淘寶治理假貨問題表示懷疑。
既然大家都看不見阿里對打假的努力,那阿里就做一個案例出來,而湖北籍男子劉某就成為了阿里向世界人民展示打假決心的炮灰。阿里巴巴首席平臺治理官鄭俊芳(花名滅絕師太)表示,該案系被阿里巴巴大數(shù)據(jù)發(fā)現(xiàn),已被警方立案,但我們不僅要把不法分子送進監(jiān)獄,還要在法律框架內用民事手段繼續(xù)追償,讓其出了監(jiān)獄也不敢死灰復燃。
實際上該起事件是發(fā)生在8月份,涉及品牌方是施華洛世奇swarovski,正巧近期趕上了阿里打假工作陷入被動,那就把這件事拿出來當做回應質疑的案例,并對其他售價淘寶店主起到殺一儆百的作用。據(jù)說,阿里已經(jīng)準備了一份超長起訴清單,計劃以違背合同約定、侵犯商譽為由,對售假店主展開持續(xù)追償。
文/科技不吐不快 圖片均源于網(wǎng)絡
科技不吐不快,在各大自媒體平臺均已上線,路見不平就吐槽,歡迎關注。
- QQ:611495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