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,已有多個新的手機品牌涌現(xiàn),包括樂視超級手機、ZUK手機、奇酷手機、PPTV手機、8848鈦金手機、堅果手機、格力手機等,將手機市場的熱度推向了近2年來的新高潮。
但筆者要問三個問題:一是,為什么新品牌此時集中爆發(fā)出現(xiàn)?二是,市場真的有空間容納這么多的手機品牌嗎?三是,哪些品牌有機會存活下來?
都說小米趕上了好時候,站在了移動互聯(lián)網的風口,享受到Smart
Phone替換Future Phone的市場紅利。但隨著市場趨于成熟和飽和,以及經濟大環(huán)境的影響,智能手機市場無疑已成為最難攻堅的市場之一,對于那些后發(fā)者而言尤其如此。
今年,iPhone增長不及外界預期,小米上半年更是沒有達到之前設定的銷售目標。但即便如此,國內新晉手機品牌卻依然不斷涌現(xiàn)。在一個增長放緩、顛覆性創(chuàng)新喪失的市場,新晉品牌的市場風險是極大的。那么,在這個堪稱“血?!钡氖謾C市場,哪些新晉品牌能夠活下來?
為什么集中涌現(xiàn)?
手機品牌的集中涌現(xiàn),在心理動機上,可以用經濟學中的“蛛網理論”來解釋。所謂“蛛網理論”,就是價格和產量相互影響從而產生有規(guī)律性的循環(huán)變動的現(xiàn)象。例如,養(yǎng)殖場看到豬肉緊俏,就在今年擴大了養(yǎng)豬規(guī)模,結果第二年因豬肉產量過大,反而價格大降。
手機市場其實也類似。當小米在短短四五年內,就從一個創(chuàng)業(yè)型新晉品牌,躋身為全球排名前五、估值超過450億美金的手機品牌時,相信對很多人都產生了巨大的觸動。他們認為,小米能做到的,自己也能做到,或者至少能部分做到。于是,“蛛網理論”開始起作用了。
除了心理上有這樣的驅動之外,外部條件也讓很多人有了低門檻嘗試的機會。
在手機代工廠的幫助下,做手機已經成為幾乎沒有門檻的事情。據了解,目前的手機代工廠主要有三類:一種是以富士康為代表的純手機代工廠模式;一種是以卓翼、沃特沃德、與德為代表的IDH(研發(fā)設計服務)模式;還有一種是將兩種模式集合在一起,以聞泰、華勤、龍旗、希姆通為代表的ODM(原始設計制造商)模式。
如果沒有特殊的設計需求,很多代工廠都有成熟的設計方案,直接套用這些方案,制造一款手機非常簡單,并且費用也不高。如采用MTK芯片方案、塑料材質,量產成本基本可以做到300元以內。
有了這些代工廠的支持,再加上高通、聯(lián)發(fā)科、索尼、夏普等電子元器件供應商的產品標準化,哪怕之前完全不在電子信息產業(yè)的企業(yè),在短短幾個月內就可以推出一款新手機。
同時,軟件系統(tǒng)方面,谷歌Android系統(tǒng)為手機廠商提供了免費的操作系統(tǒng)。有系統(tǒng)優(yōu)化能力的,可以做二次開發(fā),對外宣傳是自有的UI系統(tǒng)或者操作系統(tǒng)。
軟硬件和制造工藝標準化后,手機制造的門檻不斷拉低。再加上“蛛網理論”的作用,一大波手機品牌涌現(xiàn),也就有了合理的解釋。
還有市場空間嗎?
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最新公布的數(shù)據顯示,2015年第二季度,全球智能手機銷量增長13.5%,主要驅動力是中國以外的市場。在中國,智能手機銷量下降了4%,這也是中國市場的首次下降。
更要命的是利潤也在下降。據工信部統(tǒng)計,2014年,中國手機行業(yè)平均利潤率為3.2%,低于我國電子制造業(yè)平均水平1.7個百分點。這意味著,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已趨于飽和,增長下滑在所難免。
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(fā)布的《2015年6月國內手機市場運行分析報告》顯示,目前國內市場智能機普及率已達90%。今年6月,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為3812萬部,同比下降10.2%。2014年,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3.89億臺,相比2013年的4.23億臺下降了8.2%。隨著4G手機逐步完成迭代,未來幾年內智能手機的銷量還會呈進一步下降趨勢。
再看看主流廠商的具體情況。小米的增長放緩已經顯現(xiàn)無疑。上半年,“米系”智能手機出貨量為3480萬部,低于去年下半年的3500萬部,6年以來首次出現(xiàn)了環(huán)比下降。而其全年實現(xiàn)銷售1億部手機的目標,在紅米Note出現(xiàn)“換屏門”事件后,幾乎不可能完成。
聯(lián)想的移動業(yè)務則深陷危機,一度傳出要拋棄聯(lián)想手機品牌,并入Moto品牌的消息。今年8月,聯(lián)想公布的2015財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,移動業(yè)務部門稅前虧損2.92億美元。除了收入,聯(lián)想手機的出貨量在第一季度也僅為1620萬部,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份額下跌至4.7%。
酷派的境地則更為危險。上半年營收為87.82787億元,同比下滑41.2%。由于集團業(yè)務單元的重組及智能手機市場競爭的加劇,酷派上半年經營利潤同比下滑,毛利由去年同期的20.259億港元減少45%至9.12億港元,毛利率下跌0.9%至12.7%。為了應對危機、加速轉型,酷派先后與360和樂視合作,與360合資成立奇酷科技,而大股東郭德英將手中股票拋售樂視,樂視占據酷派集團18%的股份,成為第二大股東。
相比之下,華為的境遇稍好,國內市場出貨量達3100萬部,僅次于小米;老牌廠商中興雖然全球出貨達2600萬部,但在國內因為運營商補貼的減少和公開市場競爭力不足,導致連出貨量前四都沒有進。
上半年國內手機市場本土品牌排名為:1.小米,3470萬;2.華為,3100萬;3.Vivo,2000萬;4.Oppo,1600萬。前四名出貨量合計超過1億部。而國內市場總體規(guī)模不到2億部,這意味著僅國內品牌的市場前四,不包括三星、蘋果等外資品牌,就占據國內超過50%的市場份額。
一方面是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整體增長放緩,另一方面市場上寡頭競爭格局顯現(xiàn),這對新晉品牌而言將形成巨大挑戰(zhàn)。
誰能活下來?
這么多新品牌涌現(xiàn),究竟是集體陣亡,還是會有個別品牌從“血?!敝袣⒊??如果基于宏觀大市場和競爭格局看,這些廠商成功的概率都不高,但如果從短期目標或者企業(yè)長遠布局看,還是有一些品牌能夠突圍而出的。
堅果手機讓老羅不再執(zhí)著于情懷,而是讓位于市場需要。進入千元機市場,無論是否有利于錘子品牌的長遠發(fā)展,也無論是否對利潤貢獻有幫助,但至少可以快速上量,挽救錘子T1手機在量上的敗局,從而做大錘子科技這個互聯(lián)網公司的所謂互聯(lián)網入口,提升錘子的整體估值。
ZUK則是聯(lián)想互聯(lián)網手機的另一種嘗試,也可以說是“去聯(lián)想化”的另一種嘗試。畢竟聯(lián)想手機業(yè)務整體低迷,ZUK脫離聯(lián)想龐大的組織體系,依靠互聯(lián)網打法,如果成功,則對聯(lián)想移動業(yè)務轉型大有裨益;如果失敗,對聯(lián)想品牌也無大的傷害。
奇酷手機,因為陷入360與酷派的股東糾紛而顯得有些困難。但如果不是這突如其來的波折,依靠老周對產品的鉆研精神和360強大的營銷能力,奇酷還是有很大希望做出一款足以對現(xiàn)有安卓手機形成挑戰(zhàn),叫好又叫座的好產品的。2年內做到千萬級銷量,是沒有問題的。
樂視手機,則是樂視整體生態(tài)戰(zhàn)略布局的重要一環(huán),這意味著,樂視手機必須成功。從目前的銷量看,樂視手機是比較成功的。但如果要承擔生態(tài)入口這樣的大任,顯然是遠遠不夠的。因此,入股酷派,以及甚至有可能與奇酷和解后的聯(lián)手,都將對樂視手機以及生態(tài)布局至關重要。
PPTV的路線和樂視類似,但其品牌影響力和營銷能力不及樂視,因此遇到的困難會多一些。但PPTV身后站著蘇寧云商——左擁阿里、右抱萬達的狠角色,可以說仍有一線機會。
- QQ:61149512